台州沿海高速工程启动后实现快速推进 看“天下第一难”的“沿海速度” 
海上作业平台 
焊接作业 
钢筋加工场 
台州湾大桥海上作业平台。 本报记者孙金标摄 除署名外本版图片由台州沿海高速指挥部提供 【核心阅读】 “没想到真的拆下来,没想到会这么顺利,没想到会这么快。”80天拆除房屋7万平方米的“箬横速度”,半个月完成2500亩土地清表的“临海速度”,工作做在先、全市率先实现全线交地的“蓬街速度”,在沿海高速工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沿线各县(市、区)以及各级乡镇(街道)以拔难攻坚、只争朝夕之势创造了一个个速度奇迹,为成就台州历史上的“沿海速度”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赞歌。 本报记者叶晓洁 要想富,先修路。 要修路,势必涉及到素有“天下第一难”之称的征地拆迁。 投资386亿元的台州沿海高速公路工程,作为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积极推进的国家高速公路网(“7918”网)的线路之一,是台州“十二五”期间建设里程最长、投资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也是台州“一都三城”建设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之一,对台州未来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项目总用地17000亩、用海2120亩、全线共需征用土地14300亩,拆迁房屋35.6万平方米,迁移坟墓9300穴,改移杆线2500处。在如此量大面广的拆迁工作中,如何顺利破解“天下第一难”,拆出成效,赢得民心,这是摆在沿线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相关建设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1 统筹推进,征迁工作进入快车道 “没想到真的拆下来,没想到会这么顺利,没想到会这么快。” 温岭箬横镇作为沿海高速台州里程最长、拆迁量最大的镇,全长13.17公里,涉及43个村53.7公顷土地征用,415间房屋拆迁。该镇于9月18日启动“百日攻坚”战以来,仅用了80天时间,完成应拆房屋协议签订415间,签订率100%,拆除房屋7万平方米,创下了惊人的“箬横速度”。对此,市沿海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陆善福连用了几个“没想到”。 “只要你们愿意,明天就可以进场。”面对前来察看的施工单位人员,临海市沿海高速指挥部负责人的话掷地有声。由于受ppp招标模式影响,施工单位一直无法确定,为了争取主动,临海市不等不靠及早谋划,承担起施工队伍职责,自行组织队伍开展清表工作,仅用了半个月时间,完成了临海段2500亩土地的清表任务,为下阶段施工队伍进场后能立即开工,确保无障碍夯实基础。 “工作早点做完,大家好安心过年。”蓬街镇沿海高速指挥部工作人员半开玩笑地说。该镇在沿线各乡镇之中第一个完成交地并清表工作。市委主要领导给予该镇工作“‘四个机制’建得好!率先实线全线交地值得表扬”的充分肯定,市长张兵专门批示:“路桥区蓬街镇率先完成沿海高速公路交地任务,应予充分肯定和表扬。他们的作法值得沿线乡镇街道学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些先进典型的带动下,眼下,各县市区都在争分夺秒加快推进沿海高速征迁工作,创出一个又一个奇迹。目前,土地征用补偿款发放已超过90%,椒江段实际交地完成100%,路桥段实际交地已完成91%,蓬街镇于8月24日率先完成交地清表;温岭前期基础工作扎实,已完成应拆房屋协议签订415间,签订率达100%;临海在未确定“ppp”路段情况下积极主动,已完成全线2500亩土地清表工作;玉环县已基本完成主线、接线红线内土地的征收,面积达3410亩,签订房屋拆迁协议448户,签订率95%;三门湾项目准备工作已全面启动,健跳镇、蛇蟠乡有力保障了施工。到9月30日,台州湾施工单位已进场路段的清表交地工作将基本完成。全线的房屋拆迁评估工作,临海、椒江、路桥、温岭、玉环已全部完成,三门县在积极推进之中;杆线迁移、坟墓搬迁等工作在有序推进中。 2 以人为本,群众利益始终放心头 在明确市县两级指挥部征迁工作职责、搭好征迁工作框架后,市沿海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围绕征迁年度工作目标,按计划、有重点地督促协调各县(市、区)抓好各项工作。年初,在征地工作方面,先抓好征地区片价调整、丈量到户、青苗果木调查、土地补偿费发放、失土农民养老保险手续办理等;在房屋拆迁工作方面,先抓好房屋拆迁权属调查、评估、公示、安置地分配;在坟墓搬迁工作方面,先抓好公示、调查统计、公墓安置点建设;在杆线迁移方面,先做好权属调查、方案设计对接等前置工作。年中,施工单位陆续进场,土地获批后,征迁实质性工作铺开,6月份以省政府现场会召开为契机,打赢了面上突破的“第一仗”;7月份分三个工区创新管理后,现场征迁力量进一步得到加强。“三门湾速度”、“磊石速度”、“箬横速度”,一个接着一个,征迁工作全面进入快车道。同时,三门县因建设资金压力一度耽搁,也启动了ppp路段各项工作。 面对繁重任务,沿线各县(市、区)统筹推进沿海高速政策处理工作,迎难而上,全线动员,努力冲刺。 一是早谋划。凡事预则立,早在任务书下达前,沿线各县(市、区)就已安排布置工作。年初任务下达后,沿线各县(市、区)立即行动,特别是“奋战三季度,决胜四季度”动员大会后,沿线各县(市、区)更是雷厉风行,自加压力,加速推进。 二是责任明。市指挥部创立“菜单工作法”,对照任务表统筹安排,不仅制定了三个工区工作计划表,还有时间表、责任人,对图作战,一目了然,不打“盲目仗”,更不打“消耗战”。各县(市、区)指挥部又分别对各条任务逐一进行细化。椒江区按照细化方案要求,给各个相关部门和街道下达任务,明确时间节点。为确保抢时间、抓落实。椒江指挥部分成临时用地报批、电力设施建设、防护林迁移等三个小组,总指挥坐阵指挥,三个工作小组一遇到棘手问题,马上召开协调会解决;三门县建立了协调机制化解各类难点工作,大事情由县政府协调乡镇政府,小事情由县指挥部协调乡镇指挥部,确保各类矛盾能第一时间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抓得准。主要抓重点环节,破解征迁难题。路桥区通过创立征迁推进分工挂牌机制、合力机制、倒逼机制、稳定机制等“四个机制”,突出重点,明确分工,合力推进,先是开展地毯式全面排摸,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再是各工作组走村入户解决重点难题,对征地拆迁户的具体困难,实行“星级分类”,以难易程度划分“一星”、“二星”、“三星”等三个等级,先易后难,逐个击破,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的多重压力。其中路桥蓬街镇在全市率先实现全线交地;温岭市着重攻“三关”:征迁政策关、房屋拆迁协议签订关、坟墓搬迁关,编制出台切合实际的征迁政策,重点放在安置回建和协议签订上,对于按期签订拆迁协议和腾空的着重进行奖励。 四是盯得紧。指挥部“倒逼推进”各项工作,以日为单位列出工作计划,以户为单位落实到人,时间倒排、责任到人、督查到位,运用“并联工作、交叉推进”办法,发扬“店小二”精神,突破“谁家孩子谁家抱”的理念,从市指挥部到沿线各县(市、区)指挥部的各项工作都做到无缝对接。椒江区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完成了1号、2号地块约103亩土地的临时用地租赁和报批工作,同时顺利解决临时便道用地交付、材料运输、变压器购置和安装、用水报批、外沙防护林二次迁移等难啃的“硬骨头”;三门县一周内召开了沿线所有村的村民代表会议并签订了4000亩征地协议,在一天内完成了三门湾九标栈桥涉及的养殖塘征用、养殖塘租用及集体用地租用、施工便道协调等工作。 3 典型引领,征迁进度创出奇迹 路桥蓬街镇杨府庙居直落塘西边一幢二层五间的楼房,两间租住了十几名外来务工人员,另外三间租给一家餐饮店。在征拆过程中,房东通过前期工作已同意征拆,却没想到租客不乐意了。特别是开餐饮店的那家租客,因为添置了一些设备,装修也没多久,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任凭工作人员前前后后上门十多次,磨破了嘴皮子,死活就是不肯搬。 “通知书下了好几次,所有程序合理合法,好说歹说也不行,最后期限那天,市区两级指挥部工作人员都来了,抓斗机也到了现场,本来当天是一定要拆掉的。”蓬街镇沿海高速副指挥梁啸回想起当时一幕仍记忆犹新,“那天时间已近中午,店里热腾腾的一锅饭刚烧好还冒着热气,菜也全部备好了。” 怎么办,拆还是不拆?如果强拆,于法可行,但是伤了群众的感情,不拆,一天的设备成本就白搭了。权衡再三,梁啸他们决定,宁可付出一点代价,民心不可失。在明确告知租住户改期时间后,队伍撤了回来。等到第二天再上门,店主已经把设备清理干净,整个拆迁过程非常顺利。 正如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专家曾业松指出,拆迁征地这个所谓“天下第一难事”,如果尊重群众意愿,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绝大多数老百姓都不会“为难”拆迁方。相反,如果只顾征地,不管群众利益,各种形式的冲突和矛盾自然会在所难免。以失去民心为代价的征地拆迁,不可持续。 在沿海高速的征拆过程中,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充分听取沿线群众的合理诉求,主动做好服务工作,做到三个“尽力”。即一是民情尽力知:对所在区域,及当地百姓的基本情况都做了细致了解,甚至对重点征迁户的性格特点、处事风格、主要关系网都做了调查,有针对性地解决难题;二是民利尽力谋:一方面对征迁补偿资金做到“三个公开”,让征迁户对政策和补偿款做到心里有底,杜绝征迁资金拦截、挪用等现象。另一方面在施工单位和征迁户中间做好沟通工作,尽量满足征迁户提出的合理要求,确保征迁户利益;三是民忧尽力解:尽量减少群众对征迁工作带来影响的疑虑,着力解决施工过程中所碰到的生产道路、排水灌溉等困难。 在上级政府充分支持与带动下,沿线各村居党员干部人人争当先进,带头表率。在温岭城南镇磊石村,村党支部书记金伯章放下自己在太湖的300亩大闸蟹养殖生意,从年初开始一头扑在村里政策安置及群众动员说服工作上,实现该村40天时间160间拆迁房145间签订协议,99间拆除46间腾空。在箬横镇三透里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卫军一接到任务,二话没说带头拆了自家两间二层房子,最终该村成为箬横镇最早完成征迁协议签订的村。在箬横镇车路村,村委会主任陈春明将自家养鸡场的办公楼腾出来给腿脚不便的村民马云兵一家四口住。至于类似私家车当公车用专门给村民签协议接送、自掏长途话费给远在处地的拆迁户提供政策解答这样的“小事”,更是不胜枚举。 记者手记 质朴的情感最动人 叶晓洁 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面临拆迁,渗透着汗水、挂满累累硕果的大棚面临搬迁。在台州沿海高速的征迁过程中,摊上这些事的沿线群众实在不胜枚举。 “钉子户”当然是有的,毕竟,刀割在自己身上都是痛的,利益受损时,一时想不通也是人之常情。说起征迁工作的难处,工作人员大多无奈地摇头,但当记者问其工作秘决时,大家不约而同地反应,没啥秘诀,靠的都是“以情动人”。每个先进村在介绍经验时,说的办法也都如出一辙,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拆,困难户各人包干去上门做工作,一次没用讲两次,两次没用讲三次四次五次。温岭箬横镇坭屋村某户,工作人员前前后后上门20多次。 “这样反复地讲,讲什么内容呢?”记者问。 “要想富先修路,造桥铺路是大好事,是为群众谋福利、子孙后代造福的。” “讲得通吗?” “最后都能讲通。” 是啊,群众心里有杆秤,为了大家舍小家,为子大家的大利放弃自己眼前的小利,最后都是能讲通的。因为这是最质朴的情感,在这样的情感面前,即使有些犹疑也是暂时的,人心终究能聚到一起,人民群众始终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